首页 |
|
疫情形势严峻,许多残疾人朋友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对疫情扩大化、片面化,甚至出现悲观情绪,心理方面的咨询、疏导和服务尤为重要。荣成市残联及时组织残联系统及各定点机构心理方面专业人员根据形势需要,分析残疾人朋友特点,进行分流疏导,结合残疾人康复,开展贴心、舒心、宽心的心理服务。
一、心理疏导的方式
一是开通热线咨询。公开康宁医院、中康医院等定点机构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在坚持单向服务的同时,开展咨询回访,跟踪个案服务,今年以来共接受心理方面咨询电话87人次。
二是关注0一17岁残疾儿童疫情期间心理健康,定点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室,宣传防疫知识,开展心理援助,应急解答残疾儿童和家长问题,缓解焦虑情绪。
三是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学课程,荣成市残联督导定点康复机构开展疫情期间线上康复网课及心理疏导教育,开展一对多,一对一的线上康复服务。到目前已开设心理疏导康复课程120多节,参与网上心理等康复学习的残疾儿童及家长1100多人次。
二、心理疏导的方向
心理专业人员通过交流,与残疾人交朋友、交心,在了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前提下,对他们的生活状态、生活习性有正确介入思想,引导他们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坚持有规律的作息,科学的营养搭配,合理的体能锻炼,消除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意识。
三、心理疏导的关爱
疫情防控以来,荣成市残联建立市、镇(街)、村三级及志愿者组成的网络联动管理体系,密切关注重度精神和肢体残疾朋友,为1264名残疾人提供上门核酸检测、心理疏导,发放生活物资及购置药品218人次,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有温度、有热度、有担当的抗疫精神。
疫情防控,是我们党和政府长期工程,荣成市残联探索疫情防控中后期,乃至长远的“舒心荣成”心理疏导工作。不放弃、不遗弃、不嫌弃每一名残疾人,把他们照顾好,服务好,让更多的残疾朋友摆脱疫情造成心理影响,打开心门,走出家门、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