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直属单位

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系列活动

清明节不仅是缅怀先人的节日,更是感受春天、传承文化的美好时光。为帮助听障儿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4月3日上午,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系列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听障儿童在动手实践中感悟清明文化的深厚内涵。


活动伊始,教师运用精心制作的PPT和生动动画视频,为孩子们讲解了清明节的由来、扫墓、踏青等传统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古诗动画让孩子们直观感受节气特点,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等习俗的图文展示则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初步认知。


在“文明祭祀”手工环节,教师们先示范了橡皮泥菊花的制作方法。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将一团团橡皮泥变成了一片片舒展的花瓣。“菊花可以用来祭奠亲人,比烧纸更环保哦”,教师们一边指导制作,一边向孩子们传递绿色祭祀的理念。


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传统民俗体验环节——制作面燕。康复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了北方地区清明时节“捏面燕”的习俗,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揉捏着手中的橡皮泥,黑色的眼睛、展开的翅膀,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小燕子渐渐成型。在制作过程中,教师们还适时引导孩子们练习发音:“燕子”、“春天”、“飞翔”等词语在欢声笑语中被不断重复、强化。


活动结束后,每个孩子都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此次活动将文化传承、语言康复、环保教育融为一体。下一步,康复中心将持续开展更多传统节日活动,为听障儿童搭建认识世界的多彩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