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工作动态

威海开展“精致暖心·助残共富”专项行动!

  3月5日上午9:00,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残联党组书记苗建臣,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王建科介绍威海市“精致暖心·助残共富”专项行动计划有关情况。

  

 


  市残联牵头研究制定《威海市“精致暖心·助残共富”专项行动计划》,由市“两办”作为今年一号文件正式印发。计划锚定“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目标定位,着眼缩小残疾人在城乡、区域、收入、物质精神等方面与社会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广泛凝聚资源力量、共同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市共同富裕先行区创建工作指挥部将专项行动列为2024年十大共同富裕行动之一来推进。

  一、总体要求

  确保到2025年,全面完成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5个方面重点任务、50个重点项目和11项主要指标,在残疾人就业增收、兜底保障、康复服务、托养照护、权益保障、文化生活等6个重点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残疾人高质量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残疾人增收能力明显增强,重度残疾人得到更好照护,残疾人健康状况不断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残疾人无障碍环境不断优化,残疾人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确保推进残疾人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二、工作任务和主要措施

  重点实施6大行动,20项具体指标,24条主要措施。

  残疾人就业增收行动。通过探索拓展农村残疾人就业增收渠道、健全安排残疾人就业约束与激励制度、提升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水平、落实党政机关带头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要求、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完善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等6条措施,进一步推动残疾人更高质量就业。

  残疾人兜底保障行动。通过强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提升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水平、实施教育赋能工程等4条措施,织密残疾群众兜底保障服务网,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残疾人康复服务行动。通过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加强残疾人健康管理服务等3条措施,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

  残疾人托养照护行动。通过加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推动托养照护服务资源共享、提高托养照护管理服务水平等3条措施,不断扩大残疾人托养服务覆盖面。

  残疾人权益保障行动。通过建立健全基层残疾人访视制度、提高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治化水平、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水平、创新推进扶残助困“一件事”、打造全领域社会动员新格局等5条措施,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有效实施。

  残疾人文化体育行动。通过普及提升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残疾人文化人才建设、推动残疾人体育全面发展等3条措施,进一步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

  三、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推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各领域。各区市、开发区要切实加强使命担当,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形成专项行动配套政策体系。相关部门要共同发力、齐头并进落实各项任务。选择一个区市(开发区)、部分镇(街道)和村(社区)作为“精致暖心·助残共富”试点,命名一批助残共富示范单位。

  强化系统观念。充分考虑残疾人事业“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期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推进专项行动的目标任务、进度安排和实施路径,科学合理确定发展标准,尽力而为满足实际需求,量力而行保障持续供给,为残疾人提供更加稳定、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

  完善保障机制。配齐配强社区专职干事和委员,解决落实待遇问题。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村(社区)残协的基础作用,扎实做好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基础性工作。市和区市、开发区要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助残行动,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扶残助残新格局。

  培养选树典型。开展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评选表扬。选树一批残疾人自强典型,通过励志演讲,广泛启发残疾人内生动力;选树一批乐善好施、无私奉献的助残先进典型,引导凝聚资源,传播正能量。

  营造良好氛围。多渠道宣传惠残助残政策、宣传新的残疾人观,营造以“人人奋斗”促进“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围,让每一名残疾人都成为共同富裕的直接参与者、积极贡献者、共同受益者,形成全民推动共同富裕的良好局面。


  ★在残疾人就业增收行动中,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残疾人就业增收是“精致暖心·助残共富”专项行动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促进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落实残疾人就业奖补政策,激发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增强残疾人就业的稳定性。一是实施“共享阳光·残疾人就业创业工程”。奖励残疾人就业基地、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和致富能手、扶持盲人按摩机构。每年对安置残疾人5人以上和10人以上的就业基地,分别给予5-10万元的奖补资金,对残疾人致富能手和自主创业标兵给予每人5000-10000元的奖励。对每年新开办盲人按摩机构(店)一次性给予1万元奖励。二是加强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宣传。对用人单位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进行奖励,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上年度每超过规定比例安置1名残疾人就业,奖励用人单位6000元。三是对威海市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进残疾人就业进行奖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每介绍或吸纳1名残疾人稳定就业满1年(含1年),给予700元的一次性职业介绍奖励。四是开展辅助性就业,重点解决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难题。每年对安置5人以上和10人以上的辅助性就业机构,分别给予每个机构5—10万元奖补资金,同时对安置智力、精神残疾人就业的每人每年再给予2000元的补贴。

  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广泛发动市场主体,提升岗位供给量。一是实施农村残疾人居家就业项目。帮扶困难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掌握1-2门实用技术,从事相对稳定的种植、养殖、加工、零售、电商等项目,帮助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助力残疾人家庭收入增加。二是拓宽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渠道。探索实施“企业按比例就业+如康家园集中就业”模式。三是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要求。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有关规定指导部门单位做好残疾人定向招录工作。动员企业挖掘一批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进行定向招聘。四是创设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开发一批适合残疾人的公益性岗位,安置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属。五是培育残疾人网络灵活就业形式。积极顺应网络零售、直播带货等新就业形态发展趋势,采取“培训实操闭环”模式,帮助残疾人掌握直播带货技能,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的机会。

  优化就业服务,赋能残疾人就业更加充分。一是完善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作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重点对象,通过“一人一策”精准服务,推动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二是开展残疾人专场招聘活动。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集中为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以及有残疾人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帮扶。三是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定期组织开展培训需求状况调查,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电商创业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水平。

  ★我市在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方面有哪些工作在全省领先?取得了哪些成效?

  近年来,市残联围绕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政策保障,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残疾人康复服务由基本型服务向高质量服务转变,残疾人康复服务成效显著。

  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力度。“十四五”以来,我市共投入资金4143.31万元,提供残疾儿童免费康复救助3047人次。2023年,我市每10万儿童得到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数量超过250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满意度为99.44%,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二。我市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标准为1.8万元,比省定标准高0.3万元。通过采取准入评审的方式确定19个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每万名残疾人拥有专业康复机构数为8.87个,在全省排名第四。“十四五”以来举办残疾儿童康复技术和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10期,培训康复人才600余人次。

  创新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一是协调威高集团连续20年开展“威高光明行动”,累计捐助善款3395.95万元,帮助24779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二是开展遗传性致聋基因检测项目,为400多名听障夫妇、听障儿童免费提供检测和咨询服务。三是对复筛出的0-6岁疑似残疾儿童,每例给予300元的筛查补助。四是在全省创新开展为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综合训练、居家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等居家康复服务,年投入资金近40万元,救助400余人。五是对申请服药救助的精神残疾人每人每年提供500元药品,对申请住院治疗的困难精神残疾人,为其报销不高于4000元的个人自付治疗费用,年投入资金20余万元,救助500余人。

  不断完善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项目。2016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政策,2023年,又进一步进行优化完善,除省定的全额补贴对象以外,我市将重度残疾人也纳入全额补贴范围,并将我市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目录更新到第六版,适配种类由2016年的45种逐步增加至100种(省政策为50种),最高补贴标准为1万元/件(省政策为5000元/件);政策实施以来,累计为2万余人次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推动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抓好哪些方面工作?

  推进残疾人文化服务“五个一”工程。今年计划投入资金4万元,按每人平均500元的标准,帮助80名有参与意愿和能力的困难和重度残疾人读一本书、看一份报刊、游一次公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

  加强传统媒体及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文化服务,共同推进残疾人文化艺术健康发展。提高市和区市电视台手语栏目质量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开发区开播残疾人专题栏目;充分利用中央福彩公益金项目扶持,加大市残联融媒体中心建设,推动市残联微信、快手、抖音等全领域宣传报道,确保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效益最大化。

  构建系统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性配置。鼓励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扶持残疾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动形成各级布局、科学合理、城乡联动、均等化建设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进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农村文化室就近就便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